經濟發展事務委員會會議 發言

香港國際機場多式聯運中轉客運大樓發展項目及相關的政府設施裝置工程

中轉大樓的客運量及使用率

陳振英議員對中轉大樓項目表示支持,認為該項目會更加方便過境旅客經港珠澳大橋往來香港國際機場與內地/澳門。他表示自2019冠狀病毒病疫情爆發後,航空及海上客運量急劇下跌,預計航空業最早要待2023年才復蘇。鑒於中轉大樓將於2022年落成啟用,他查詢中轉大樓根據目前情況及疫情發展最新估算的客運量。

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運輸)4表示,中轉大樓是為應付長遠需要而推出的策略性發展項目。根據在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前所作估算,中轉大樓每年可處理300萬旅客人次。疫情應不會對客運量造成長期影響,機管局會在旅遊需求再次回升時監察並推廣中轉大樓的使用,作為復蘇計劃的一部分。政府當局預計來自粵港澳大灣區(“大灣區”)的過境旅客經由香港國際機場外遊的需求會在疫情緩和後逐漸回升,因此有必要在現時進行中轉大樓項目及相關政府設施的工程,以應付未來需求。

效益與影響

陳振英議員詢問,當局預計中轉大樓項目所帶來的效益,特別是可創造的職位數目及收入。潘兆平議員提出類似關注,並詢問中轉大樓啟用後可創造的職位空缺數目及種類。

運輸及房屋局副秘書長(運輸)4表示,當局未有純粹就此發展項目作出有關估算。不過,在三跑道系統等多個項目投入服務後,香港國際機場提供的相關配套服務,以及使用中轉大樓的過境旅客帶來的服務需求,均有助創造大量就業機會。他以三跑道系統為例,表示在三跑道系統投入服務後,估計約有12萬人會在香港國際機場工作,而現時則有78 000人在機場工作。若計及間接僱員,有關數字可達16萬人。

與海外經濟體建立旅遊氣泡的進展

與新加坡建立”航空旅遊氣泡”的詳細安排

陳振英議員詢問,當局與其他經濟體就旅遊氣泡安排及暫停機制進行的磋商。他特別問及,若與香港建立此項安排的經濟體在地域範圍或人口等方面與本港截然不同,則啟動暫停機制的門檻為何。

商經局局長回應時表示,任何新的旅遊氣泡安排及暫停機制,均會按目標經濟體的具體情況和雙方的商討結果個別訂定。

陳振英議員詢問,在這項與新加坡建立的雙邊”航空旅遊氣泡”安排下為何雙方做法並不相同,即為何出境的香港旅客須在離境前申請航空通行證,並在行程中使用TraceTogether應用程式,但入境新加坡旅客卻無須在香港遵守類似規定。他表示根據香港理工大學的研究結果,豁免某些入境人士接受強制2019冠狀病毒病檢測,可能是導致香港爆發第三波疫情的原因。因此,當局應制訂更多措施,防止入境人士傳播病毒。

商經局局長表示,由於要顧及兩地各自的情況,一如其他疫情防控措施,香港與新加坡就實施”航空旅遊氣泡”安排訂定的旅遊程序不會完全相同。舉例而言,前往新加坡的旅客只須在出發前接受2019冠狀病毒病PCR核酸檢測,但前往香港的旅客除在出發前接受檢測外,在抵港後須接受另一次2019冠狀病毒病PCR核酸檢測,並須待檢測結果呈陰性後,方可離開香港國際機場,而機場亦會採取措施,分隔這些旅客。由此可見,香港採取的衞生防護措施相對更為嚴格。其他措施包括使用專屬航班接載參加”航空旅遊氣泡”的旅客,以及在前往香港的專屬航班上執勤的機組人員必須在起飛時間前72小時內接受並通過2019冠狀病毒病PCR核酸檢測。他們在取得陰性檢測結果後及在專屬航班上執勤前,不得在其他非專屬航班上執勤。事實上,當局非常鼓勵所有入境旅客在港期間使用”安心出行”流動應用程式,他們亦必須遵守所實施的各項疫情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