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收入(汽車首次登記稅及牌照費)條例草案》
陳振英議員:
代理主席,香港地少人多,政府多年來一直採取多管齊下的策略,包括改善交通基建、擴展和提升公共交通系統、開徵汽車首次登記稅及牌照年費等財政措施,試圖紓緩本港的交通擠塞,亦一直鼓勵市民盡量乘搭公共交通工具,善用有限的路面空間。然而,在繁忙時段,某些路段或地區,例如屯門公路、吐露港公路、觀塘工業區或舊海底隧道,感覺走路一定較乘車快捷。
龐大並不斷增長的車輛數目是導致道路交通擠塞的主因。交通諮詢委員會曾在2014年公布交通擠塞報告,當時認為增加首次登記稅和牌照年費是最直接和有效遏止私家車增長的方法。可是,有關措施的效果似乎較為短暫,亦視乎調升的幅度。例如在1982年同時將首次登記稅倍增及將牌照年費增加兩倍後,新登記私家車數目隨即下跌。不過,數字在1985年開始回升。首次登記稅及牌照年費分別在1990年及1991年再次調高,當時新登記私家車數目不跌反升。首次登記稅對上一次在2011年調高 ,稅率已介乎40%至115%,但亦只短暫令新登記私家車數目增長放緩。由2010年至2020年,本港領牌車輛的總數由約609 000部大幅增加約32%至約803 000部。當中八成(即約160 000部)是私家車,令領牌私家車由415 000部大增38%至573 000部。此外,私家車的每年總行車里數在過去10年上升41%,而同期巴士和小巴的每年總行車里數大致保持穩定,反映私家車除了數目增長外,其使用量亦同步增加。
代理主席,在2011年調升後,首次登記稅10年來都沒有調整過;而牌照年費(剛才已有議員提過)在1991年調升後至今,已30年沒有再調升。其間本港的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已分別上升28%及113%,而家庭每月入息中位數亦分別上升了46%及218%。由於沒有適時調整首次登記稅及牌照年費,致令抑制私家車增長趨勢的財政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交通擠塞依舊。
政府數據顯示,今年首3個月內增加了5 000部領牌私家車,現時領牌私家車數量有578 000部,創歷史新高。如果按此增長速度,估計今年全年將增加近20 000部私家車。所以,若不果斷、及時抑制增長趨勢,日後施行紓緩交通擠塞的措施將面臨更大挑戰。
其實,不少大城市都有解決塞車的招數。例如倫敦設有多種汽車稅外,從2003年開始實施交通擠塞收費計劃;在收費時間段及收費區內駕駛,便要繳付每天約140港元的費用。北京曾在2008年奧運會舉辦前採用車牌單雙號限行制,後於2011年推出抽籤方式的車輛配額制度,直接設定私家車增長上限。新加坡亦有實施類似的車輛配額制度,配合調高稅項和推行電子道路收費;實施以來,私家車增幅持續下降,達到長期控制汽車數量增長的目的。
所以我希望政府除繼續運用財政工具等措施外,能積極參考其他地區的成功經驗,結合香港的實際情況,採取各項有助紓緩交通擠塞的措施,當然也包括應對易志明議員提到的“白牌車“問題。
代理主席,抑制私家車的整體數量及其增長,是紓緩交通擠塞的根本。提高多年未經調整的私家車首次登記稅及車輛牌照費是必要和有效的財政手段。所以,我支持通過《條例草案》。至於修正案方面,延後1年才實施或在加稅前提出付運的車輛可獲豁免,會引致過渡期內汽車銷售急升,又或如謝偉銓議員剛才提到,因為各車行預訂車輛數目不同而造成不公平,亦達不到原有的效果,所以我不會支持。
我謹此陳辭,多謝代理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