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會議 – IV. 議員議案:加快實踐’健康城市’目標

“加快實踐‘健康城市’目標”議案

陳振英議員:代理主席,世界衞生組織(“世衞”)於1986年推出了健康城市計劃剛才有幾位同事也提過致力推動國際社會通過 公私營機構、志願團體、社區組織攜手合作,改善健康服務和生活條件,促進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

但直到1997年(即世衞提出倡議後11年),香港才有首個健康城市計劃由基督教靈實協會在將軍澳展開,該計劃採用由下而上的推展方法,協助地區層面的各個界別建立合作關係,利用地區資源以地區對策共同解決地區問題,從而促進相關各方培養共同擁有和建設社區的責任感。計劃雖由非政府機構領導推行,但當時得到西貢區議會大力支持。無論成績如何,都是向該理想目標行前了一步。

其後,其他地區亦相繼以不同方法各自推展類近的計劃。特區政府到2019年12月宣布香港參與“健康城市合作計劃”,與全球70個城市攜手防控非傳染病如癌症、糖尿病等,以拯救生命。即在世衞 提出倡議後33年,才出現由政府主責推動“健康城市”責任的轉變。

感謝謝偉銓議員今天提出“加快實踐‘健康城市’目標”議案及議員同事提出的修正案,促請特區政府在醫、食、住、行各方面,盡快令香港市民生活得更健康、安心和開心。相信沒有人會反對享有更健康的生活,所以本人會支持原議案。

代理主席,健康不僅是指免於病患,更是指身心皆安、社會同諧的綜合良好狀態。但一個人的健康,既取決於個人先天條件和生活方式,同時也受制於社會及經濟等外在因素。

香港要成為“健康城市”,必須從城市規劃、建設到管理各個方面都以人為中心的理念,大力倡導市民建立健康的生活模式,並且提供良好的醫療保健服務,保障廣大市民健康生活和工作,雖然並非要實現烏托邦,但至少可以令下一代在健康環境下成長。

代理主席,在2018年4月,國家衞健委發布了《全國健康城市評價指標體系》文件,緊扣祖國健康城市建設的目標和任務,希望可 以引導各城市改進自然環境、社會環境和健康服務,滿足居民健康需求,實現城市建設與人的健康協調發展。該指標體系包括67個一 級、二級和三級指標,比較客觀地反映各地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的總體進展情況。

去到2019年年底,全國愛衞辦依據上述標準,對所有國家衞生城市開展評價工作,共有314個城市或區填報了評價資料。從結果可見,各地健康城市建設工作穩步推進,治理水準提升,特別在環 境、服務、文化等幾個領域的改善成效最為顯著。其中同時對進步最快的城市或區份予以表揚。

“健康城市”這個概念的重點在於執行過程,但世衞開展健康城市運動已36年了,能否取得預期成果還屬未知之數。由於“健康城市”的建設是一個綜合性概念,不僅局限於盧局長主管的醫療衞生部門,還涉及環保、交通、教育、民政等一大批部門,需要政府統籌、部門協作和社會廣泛參與才能取得進展。

坦白說,這項議題一直沒有得到社會太大的關注,我期望特區政府可借鑒國家上面所述的《全國健康城市評價指標體系》做法, 制訂符合香港實際的“健康城市”建設指標和評價辦法,推動民間組織積極參與,使香港成為更安全、更宜居的城市。

我謹此陳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