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I. 香港精神健康政策
陳振英議員:謝謝主席。我是教育事務委員會的委員,所以我就精神健康的提問都是與學生有關。我有幾個問題。政府文件第6段及第23段提到,衞生署每年為小學和中學學生提供心理健康檢查服務。文件也提到由今個學年開始,“陪我講Shall We Talk”會安排探訪150間小學。我上網查看過,那些問題很容易讓人猜到怎樣回答反映心理健康與否。如果學生想讓人覺得自己健康,很容易會回答代表健康的答案。但無論如何,有這個活動也是好的。
現時全香港有接近600所小學,但今年只探訪150所,即是按比例也要4年才可以完成一個循環。這方面,我想看看教育局會否加快一點,因為學生心理健康如此重要,應該盡快完成一個循環。這方面,我想知道教育局有何看法。
第二,這是被動式的,即學生是被動地接受檢查。但如有學生真的懷疑自己心理出現問題,想主動尋求心理協助,應該通過甚麼渠道?是否通過 “一校兩社工 ”來提供輔導?若是, 現時“一校兩社工 ”政策下的社工是否已接受過相關適應性的精神健康培訓,令他們有足夠深入的知識應付相關需要?這是第二個問題。
第三個問題,陳沛良議員剛才問到,他看到學校推行《4Rs 精神健康約章》,但截至今年6月,只有375所中小學參加。現時已有逾千所中小學,餘下600多所或更多的學校,教育局何時才讓其盡快加入《約章》?大家都關注學生的精神健康問題。謝謝。
教育局副局長:多謝主席,多謝陳議員有關學生精神健康的3個問題。關於“陪我講Shall We Talk”,即第一個問題,我稍後請衞生署的同事解答。
第二個問題,關於如何尋求協助。對於學生而言,每天上學接觸最多的一定是班主任。我們非常強調班級經營,而班主任的角色對學生的全人發展,包括其精神健康,是很關鍵的一環。因為在日常生活中,班主任每天與學生接觸,會留意到學生的精神面貌如何,或他們是否需要幫助。學校裏確實有社 工,但社工始終沒法每天見到全校的學生。所以,我們要進行培訓,包括“守門人”的訓練,也很強調教師的角色。當然,學校社工也有接受培訓。但是,在識別或了解同學需要方面,如教師見到有需要跟進的個案,可以轉介給校內其他專職人員,包括輔導人員、社工或心理學家。他們可以作出這方面的轉介,如果需要額外的支援可以這樣做。
至於《4Rs精神健康約章》,我記得陳議員在事務委員會已問過相關問題,應該是一個多月前問的,當時只有接近300所學校參加。因為《約章》在4月中才推出,3個月左右已有全港超過三分一學校參與,我們希望覆蓋得越多越好。當然,不同學校本身也會舉辦活動提升學生的精神健康,但我們希望覆蓋越多學校越好,我們會繼續進行更多推廣的工作。或者我將時間交給衞生署。
衞生署健康促進處主任:多謝陳議員的提問。衞生署會在下一個學年 (2024-2025學年 )安排街坊小子木偶劇場探訪150所小學,介紹有關“陪我講Shall We Talk”的精神健康資訊。由於這是首次嘗試以木偶劇場介紹“陪我講Shall We Talk”的資訊,我們會留意今年的執行情況如何。在未來的學年,如果執行情況尚好,我們會與contractor商討,看看能否增加人手和資源安排,在未來一個學年到更多學校舉辦木偶劇場。多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