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香港綠色轉型發展
代理主席,近年氣候和環境變化相關議題引起了不同經濟體和各階層人士的普遍關注,社會環保意識提升,歐美國家紛紛相繼作出“碳中和”的承諾,推動綠色發展轉型。“十四五”規劃強調推動內地經濟社會全面綠色轉型,亦支持將香港打造成粵港澳大灣區的綠色金融中心。二十大則強調會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
在“碳中和”的大背景下,能源結構的調整、產業的升級轉型及綠色技術的發展都需要大量的資金投入,除了政府的財政支持外,更重要是撬動社會資本的力量,而綠色金融正是合適的融資渠道。感謝譚岳衡議員提出的議案,尤其促請政府採取積極措施,加快推進香港綠色金融發展。
近年香港的綠色金融生態不斷完善,市場規模持續增長,特別是綠債,它的貨幣、項目種類及發行渠道,都進一步擴大。截止今年8月,政府已發行接近100億美元的綠債;今年亦推出零售綠債,讓市民直接參與其中,加深了市民對綠色投資的認識。昨日金融峰會後的媒體訪問,陳茂波司長強調要把香港打造成為區域綠色金融中心,亞投行金立群行長則指該行將來的投資項目一定會掛鈎綠色金融和可持續發展。
香港作為國際金融中心,連通國內外綠色和可持續資金的角色十分重要。去年10月,深圳市政府在香港發行了39億元離岸人民幣綠債,是首次有內地地方政府在香港發行綠債,為其他內地地方政府和企業繼續在香港發債樹立了很好的先例。
事實上,香港除了擁有完善的監管架構及匯聚全球領先的金融和專業機構之外,還有以下數方面的優勢:一是綠色認證。香港是亞太地區最重要的檢測認證中心,綠色認證發展起步較早,香港品質保證局早就參考國際標準,推出綠色金融認證計劃,為綠色債券發行提供認證服務,建立了良好的聲譽。
二是推動綠色資訊披露。香港早於2012年開始發布相關指引,逐步規範上市公司的ESG披露要求,香港亦是亞洲第一個地區明確要求所有金融業參與者要在2025年前落實二十國集團訂立的氣候相關財務披露。灣區內城市若能引入綠色資訊披露制度,並與香港一起整合市場資源,便可建設一個統一、開放的綠色資料庫,促進資訊跨境流轉,將有助提升灣區綠色金融的資訊透明度,增強投資者信心,有效配對綠色金融的需求方和供應方。政府應考慮發揮以上優勢,積極協助大灣區全面走向綠色發展的轉型。
此外,共通綠色分類目錄,即Common Ground Taxonomy,已在今年6月更新,可探討建立綠色分類框架供本地市場採用,將有助解決綠色產品投融資識別的難題,降低跨境交易的綠色認證成本,吸引更多境外投資者參與投資,為香港帶來機遇。
代理主席,本人支持議案所提出關於強化督導小組職能等建議,並一定要深化與大灣區合作、加快碳排放市場發展、培育綠色專業人才,相信能加快香港的綠色金融發展,鞏固香港作為亞洲及全球領先的綠色金融中心的地位,助力國家實現“30•60”碳達峰、碳中和的目標。
謹此陳辭。多謝代理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