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第貳拾貳題:香港駐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
陳振英議員的提問問題:
香港駐海外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負責處理香港與其所負責國家的雙邊事務和招商引資引才。據悉政府近年積極拓展東南亞國家聯盟國家和中東市場,鼓勵香港企業進軍當地及吸引當地公司來港上市,並擬於利雅得和吉隆坡設立經貿辦。就此,政府可否告知本會:
(一) 過去3年,駐迪拜、雅加達、曼谷及新加坡經貿辦的人員編制和開支經費為何,以及佔整體經貿辦有關數目的比例為何;
(二) 政府有否就經貿辦的招商引資引才工作成效進行檢討;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及
(三) 鑒於據悉,政府因應近年發展將重心轉移至東南亞和中東地區,政府有否考慮適時重新檢討經貿辦的布局和資源(包括人員編制配置),並在這些地區投入更多經貿辦相關資源,以促進經貿合作;若有,詳情為何;若否,原因為何?
商務及經濟發展局局長丘應樺答覆:
過去3年,特區政府駐迪拜、曼谷、雅加達和新加坡的經濟貿易辦事處(經貿辦)的人手編制及總運作開支表列如下:
迪拜、曼谷、雅加達和新加坡經貿辦合共佔14個現有駐海外經貿辦的總人手編制28%,以及總運作開支約24%。
駐海外經貿辦設有招商引才專組(專組)1,以配合政府「搶人才」、「搶企業」的策略和工作目標。專組主動接觸具高潛力和代表性的企業和人才,積極配合投資推廣署落實2022年《施政報告》所訂的績效指標(即在2023年至2025年間,吸引至少共1 130間企業在港開設或擴展業務),以及聯繫百強大學和在外地留學或工作的港人,宣傳香港的機遇和優勢,推廣各項引進人才計劃,招攬他們落戶香港。
2024年,投資推廣署協助了539間內地或海外企業在本港開設和擴展業務,較2023年全年總數增長超過四成。按比例而言,該數字已經超越上述《施政報告》所訂的績效指標。在539間企業中,來自海外的佔266個,較2023年上升約8%。各個駐海外經貿辦專組的投資推廣工作成效,已反映在上述投資推廣署協助海外企業的整體成績當中。
此外,我們就衡量經貿辦的服務表現訂立多項指標,這些指標涵蓋對外貿易關係、公共關係和投資促進三個綱領,並已在《管制人員報告》中列出。
如2025財政預算案所述,為擴闊香港的經貿網絡以覆蓋更多新興市場,吸引更多全球南方企業和投資,我們正分別與馬來西亞及沙特阿拉伯政府積極跟進開設經貿辦的計劃。此外,投資推廣署已於2024年7月在埃及開羅和於2025年1月在土耳其伊茲密爾增設顧問辦事處,而香港貿易發展局亦於今年初在柬埔寨增設顧問辦事處,以配合特區政府拓展香港的經貿網絡。我們會考慮所有相關因素(包括各地對香港的經濟及政治重要性、當地治安情況、航空交通便利程度等),繼續研究在不同地方尤其是新興及具潛力的市場開設新經貿辦的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