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會會議 發言 – 對施政報告致謝議案

對施政報告致謝議案

主席:

隨住梁特首宣佈唔參選,以及有意參選行政長官人士政綱出籠,今年的施政報告,當中究竟有多少政策,在下任特首上場後會繼續推行?或又出現翻天覆地的改變?作為金融界別的立法會議員,我認為財經政策應該有一定的延續性,不論誰當選下届特首,都應想方設法鞏固及提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過去三十多年,香港人引以為傲的國際金融中心地位來之不易,金融產業是香港四大經濟支柱之一,佔本地生產總值約六分之一,提供接近25萬個職位,對香港的經濟發展有重大的貢獻。施政報告對這方面著墨唔算多,但提出了幾項重要工作,我想係以下幾個範疇寄望現屆政府、下任特首,全力推動。

第一,規劃香港金融產業持續發展的方向

香港係2013年設立了香港金融發展局(下稱「金發局」),就著如何推動香港金融服務業更好的開展,以及建議金融產業未來的策略性發展提出方向。係今年的施政報告中,提及政府會進一步增撥資源,支持金發局的工作。

以我的瞭解,金發局集合咗一群香港金融業界精英,過去3年以義務性質為金發局做了26項研究報告。但係部份建議未獲重視。我認為金發局的角色,不單單僅屬於一個政策研究機構、政策倡議者,更應成為政策推動者。

不過,現實的情況就係:目前金發局日常的工作人員均屬借調,早前,金發局擬增聘一位行政總監向立法會申請撥款的時候,卻遭到質疑金發局只是梁振英特首的BB,換屆後能否延續存異;這個新職位就此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落實。

正如我開首所言,不論誰當選下屆特首,都應想方設法鞏固及提昇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所以當我見到金發局行政總監的撥款申請,被評頭品足一翻後消失得無影無踪,感到極為失望。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是需要長遠規劃和謀劃的,不能只守不攻。我希望財經官員給予充分關注,努力促成行政總監的履職,使金發局有效運作。

第二,把握面前的短、中期機遇

1)  第一個機遇︰一帶一路帶來的機遇

施政報告用了一整個篇章撰寫「一帶一路」。去年特首委任了「一帶一路」專員,不過任期至今年6月底。特首今次提到會加強「一帶一路」辦公室的人手和資源,以確保持續地推展「一帶一路」的工作。

「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經濟總量約佔全球三成多,達21萬億美元,相關機遇的重要性不言而諭。不過,現時我們對於「一帶一路」辦公室的工作及進度,所知似乎不多。與此同時,金管局轄下成立了一個「基建融資促進辦公室」(“IFFO”),推動和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基建項目的投資和相關融資。我認為政府有必要整合現有資源,並由政府高層牽頭帶領本地各類投資者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進行更多更大範圍的互訪,推動和促進在基建融資、基建設計、法律仲裁、會計服務等本地優勢的往外輸出。

2)  第二個機遇︰離岸人民幣發展的機遇

近日不少人擔心人民幣貶值會影響香港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因為根據資料顯示,香港主要人民幣業務指標係2016年均有所回落。舉例截至2016年12月底,香港人民幣存款餘額為5,467億元,比2015年底下降35.8%。跨境貿易結算的人民幣匯款總額為2,876億元,同比減少56.9%。點心債發行量爲422億元,同比減少49.8%。人民幣RTGS清算額為15.16萬億元,同比下降25.3%。SWIFT數據則顯示,2016年人民幣國際支付額下滑了29.5%。

一直以來,香港作為全球最大的離岸人民幣市場,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促進作用,為境外投資進入中國市場提供了新管道,強化香港在內地金融開放與發展中的作用。惟因人民幣匯改,內地調整咗跨境人民幣政策,部份措施對人民幣資金流出實施限制,致使企業財資業務及香港的離岸人民幣業務有所回落。

但人民幣已於去年10月正式加入成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特別提款權的貨幣籃子,人民幣的功能將從國際支付貨幣、外匯交易貨幣發展成為國際儲備貨幣。估計未來三年人民幣資產佔全球官方外匯儲備將由2016年的1.8%升至4%-5%左右,金額可高達3300億美元。內地會繼續推進資本項目開放及人民幣國際化,將給香港金融業提供機會及發展空間。我希望政府要積極推廣,無論是否由施政報告所提到的金發局或貿發局,並促進多方合作,使香港成為全球央行及主權基金的人民幣業務交易中心,包括人民幣儲備資產管理中心、人民幣債券交易中心。

3)  第三個機遇︰香港與內地兩地金融產品互通的機遇

中國債券巿場中,境外投資者在本國債券巿場的比例,與其他西方國家比較,明顯偏低,可以說仍然有大幅提昇的空間。內地與香港金融產品互通在「滬港通」、「深港通」之後,政府應加快促成更多的金融產品互通,前日陳家強局長係一個活動提及好快會有交易所買賣基金(ETF)通,我企望其他的產品互通如債券通,商品通等亦要盡快落實。

關於金發局曾提出建議的「債券通」,包括場內巿場互通和場外巿場互通兩個層面,但後者適用範圍只限零售投資者,未能滿足機構投資者的需求。政府可循為境外投資者提供結算代理服務等不同的方向,去落實香港的聯繫人角色。

4)  第四個機遇︰透過深化基金互認提昇香港資產管理地位的機遇

內地與香港基金互認於一年多前落實,單單去年頭11個月,「北上基金」(在內地銷售的香港註冊基金)總銷售額超過100億元人民幣,顯示內地投資者對境外資產配置的需求殷切。

根據兩地互認基金的規定,要在香港註冊的基金才可申請成為互認安排下的基金,鼓勵咗基金經理以香港作為其基金的註冊地,吸引全球資產管理公司在港拓展業務。

去年12月香港又再成功與瑞士巿場互聯互通,香港的基金產品可引進瑞士的投資者,反映了瑞士監管機構認可香港擁有嚴謹及有效的基金監管制度,並成為全亞洲基金中,唯一被歐洲巿場認可的基金。

據我了解,現時亞太區有三個構思或落實中的「基金護照」(即跨境基金互通)機制,香港已有內地及瑞士巿場互通的優勢,我期望政府可爭取香港在亞太區「基金護照」這一個角色中扮演主導的地位。

5)  第五個機遇︰爭取獲得亞投行更重要角色的機遇

如施政報告所說,香港即將成為亞投行的成員,但我們的目標不應只限於爭取亞投行在港設立辦公室,也不限於陳家強局長表示爭取的亞投行財資管理中心。亞投行成立後會專注在開發中國家的基礎建設投資上,例如水電設施、鐵路、電信業等,亞投行成員國在把貸款借給開發中國家蓋建基礎設施的同時,更可趁機由本國企業與專家參與這些國家的建設計劃,藉「政府貸款、企業承包」的方式全面參與。由於參與開發中國家項目的商機豐厚,政府應積極爭取與本地投資者一起參與亞投行項目,包括貸款及其相關的開發建設。

第三,持續改進本港的金融基建

1)  第一個金融基建方面︰平衡符合國際監管與市場發展的關係

近年,隨著國際打擊洗錢及恐怖分子籌集資金的標準不斷收緊,銀行必須按要求嚴格進行客戶盡職審查。但卻招致本地及外資企業、新公司甚至個人紛紛投訴銀行開户難,有損本港的營商便利形象。

我認為應創造最有利於金融業穩定健康發展的監管環境,不斷優化監管措施,在業務拓展靈活性和安全性之間達致平衡。

政府應通過各種途徑清晰說明法例的精神,除大力加強防洗錢教育外,我希望政府盡快完成「客戶中央數據庫」的研究,讓銀行可透過專業中介平台,協助收集有意開戶者資料,提供標準化的資料,客戶可授權銀行在資料庫查閱資料,減省客戶重複提供資料的麻煩,令開戶流程更為順暢,既符合國際監管標準,又達致普惠金融的目的。

2)  第二個金融基建方面︰推動金融科技的跨越式發展

「學如逆水行舟,不進則退」。《全球金融中心指數》(第19期)把香港列為全球四大金融中心之一,與倫敦、紐約和新加坡齊名。總部設於華盛頓的美國傳統基金會及加拿大的菲沙研究所,更連續22年把香港評為全球最自由的經濟體。

可是,近年香港與新加坡競爭激烈,特別在金融科技發展方面,新加坡提供各種稅務及營商便利配套去吸引跨國科技公司落戶。去年11月全球最大的金融科技中心「Lattice 80」選擇係新加坡設立中心,R3(一間全球大型區塊鏈技術聯盟)也在「Lattice 80」落戶。

香港過往是「龜兔賽跑」的小白兔,現在卻是變成慢三拍的小龜,雖然比賽未到最後一刻勝負仍是未知之數,但大家要有危機意識才能繼續保持香港的優勢。我期望政府不能因近期金融科技發展略有成績而自滿,因為我們某些範疇的金融科技水平仍然偏低,我們要急起直追,趕上金融科技高速發展的班車。

要進一步推動香港金融科技的發展,政府應考慮採取循序漸進式,逐步放寛監管的政策。金管局推出的金融科技監管沙盒是一個好的開端,可鼓勵及推動本地銀行業加快創新。其次是鼓勵跨業界合作,因近年創投企業與金融機構合作的趨勢正慢慢形成。創投企業的創新意念,如果沒有應用場境配合則只能停留在科研階段;創新科技的應用亦非金融機構的本業及強項。故兩者有效結合可把創新意念實際應用在金融市場的產品開發及服務上,形成共贏。

3)  第三個金融基建方面︰吸引金融專業人才

要不斷發展金融產業,人才十分重要。這裏不得不提美國總統特朗普日前頒發移民禁令,限制伊斯蘭七個國家的人士入境,這個頒令一出,有科技搖籃之稱的三藩市矽谷,將會直接受到影響,因為據研究資料顯示,矽谷的電腦和數學人才、45歲以下的人士,有四分之三並非生於美國。

同樣,香港的金融業也需要來自不同地區的專業人才協助共同推動發展,因此政府應該制定引才聚賢的方案,為香港的金融業持續發展積聚專業人才。例如針對金融科技專才,應提供合適的支持,如稅務優惠、廉價辦工室空間等。另外,政府應與業界合作為金融專才提供培育與職業生涯發展,鼓勵更多具能力的人士加入金融創新行業。

4)  第四個金融基建方面︰適時完成稅務優惠安排

香港目前的財政儲備超過8000億港元,雖然財經官員多次解釋基於人口結構變化,政府目前及未來的承擔如何巨大,會最終耗盡這筆儲備。可是,我們還有一些時間做好應對,應盡快善用這筆儲備投資香港的未來,締造更佳的經濟基礎。業界過往多年均向政府提出效法新加坡的做法利用稅務優惠措施扶助新的金融產業去創造新的收益來源。

政府已修改《稅務條例》對合資格企業財資中心所產生的合資格利潤提供8.25%的優惠稅率,吸引企業在港成立財資中心。但政府有需要採取更加靈活或者更進取的稅制去引進香港有優勢但尚未開展的產業。舉例,近期政府擬修例將飛機租賃公司利得稅削減,從飛機租賃龍頭愛爾蘭和新加坡手上奪取肥肉,希望政府能加快相關措施的落實,這粒糖必須要足夠甜才能具備吸引力。

第四,扶助本港中小企業成長

中小企看似與金融產業無直接關係,事實係中小企佔本地企業超過9成8,提供了約130萬個職位,佔香港總勞動人口的4成6,是香港商業活動的主要來源,銀行業的基本客戶,金融業交易的支柱和基礎。

可惜,今次施政報告沒有提到如何支援中小企業。我一直通過不同渠道呼籲政府優化對中小企的融資計劃,可是,政府對中小企的支援計劃快將完結,但至今未有新的發展方向。政府應進一步研究優化各類中小企融資計劃,提供更充足的彈性讓中小企和銀行更大程度參與其中。

主席

為了讓巿民分享香港經濟發展的成果,本屆政府提出很多政策去盡力縮窄貧富差距,相信沒有多少人會反對。可是該等政策需要調動大量的資源去配合。在現今世界經濟形勢仍然不明朗及緩慢復甦的大環境下,必須不停為香港找到新的經濟增長點,才能予以維持。香港金融產業屬傳統的優勢行業之一,我們擁有良好的基建和法制,稅制,語言,人才等等有利條件,若能深耕細作,所產生的經濟效益,將可支持香港持續發展,香港國際金融中心地位才能得以鞏固和提升。

本人謹此陳辭,多謝主席!